国产又大又粗又长硬又紧又爽_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_少妇┅┅快┅┅用力小天和师妮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中能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人民日報整版闡述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

發布日期:2022-11-04 信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是距離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最近的一個時代。我們自信起來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極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更加自信自強的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本期觀察版刊發3篇文章,圍繞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進行闡述。

——編 者
 
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人民觀察)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時代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大大增強,正在意氣風發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讓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有力提振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和自信心。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鐵路運營里程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超4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里程的2/3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球首位。在制造業綜合實力方面,我國擁有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配套能力全球領先,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1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至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遠高于同期全球工業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這一系列發展成就,從不同側面彰顯了新時代中國自信自強的前進步伐和精神風貌。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伴隨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出重大步伐,我國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成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2012年到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10元增至35128元。2021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是全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最大的國家;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10億人。今天的中國,許多地方實現縣縣通高速,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許多大城市之間實現朝發夕回,人民群眾日益享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在綠色發展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切實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讓中國人對昨天更自豪、對今天更安心、對明天更自信。
 
  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穩定樂觀。穩定樂觀的未來預期,能夠有力激發人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保持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我國還擁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持續穩定的大政方針,能夠長期圍繞長遠奮斗目標接續奮斗,這讓我國具有相當高的穩定預期和發展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有力保障,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持續增長。中國美國商會《2021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1%的受訪外資企業將中國作為首選投資目的地。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2022年前7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7.3%,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4%,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2%,逆勢上揚的發展態勢讓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強大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讓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國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構建起一整套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有信心有能力辦成許多大事要事。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引領中華民族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正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哈佛大學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率長期保持在90%以上。全球知名公關咨詢公司愛德曼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民眾對政府信任度高達91%,蟬聯全球第一。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堅持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就能夠有效協調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重大關系,確保大政方針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更好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更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發揮制度優勢,我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用“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為我們堅定信心提供了強大支撐。
 
在黨的領導下奮進新征程讓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是距離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最近的一個時代。我們自信起來了。”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是在全國人民努力拼搏、接續奮斗中得來的。今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14億多中國人民擰成一股繩,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在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躍升至第十一位,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今天的中國,科技研發人員總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全球創新指數排名10年間上升20多位。每一位奮斗者的拼搏付出共同成就了不斷前進的中國,中國的蓬勃發展為每一位奮斗者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寬廣舞臺。堅持為了人民干事創業、依靠人民干事創業,奮斗的中國必將更加自信自強,奮斗的中國人民必將更加自信自強。
 
  我們黨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正是將走自己的路作為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只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就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中國奇跡。
 
  新時代的中國,堅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共建“一帶一路”,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強調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一系列中國理念、中國主張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9》顯示,海外受訪民眾對中國整體形象的好感度繼續上升,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各領域的表現獲得更高認可,六成以上海外受訪者認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個人、國家、全球治理的積極意義。馬克思說過:“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必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為人類文明繁榮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作者:王 文(作者為中(zhong)國人民大學重陽金(jin)融(rong)研究院(yuan)執行院(yuan)長)
 
文化自信明顯增強(思想縱橫)
 
  今年中秋,河南衛視推出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2022中秋奇妙游》,以一場古今相融、虛實相生的科技國潮文化盛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節日之美,生動詮釋了傳統中秋佳節的文化內涵,引起觀眾共情共鳴。近年來,隨著文化市場的繁榮、文化產業的發展,傳統節日熱、文物熱、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古往今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飽受挫折而不斷浴火重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擁有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外文化交流頻繁,許多新的文化元素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但也曾有一段時間,一些人當中存在“以洋為尊”“以洋為美”的思想,盲目追捧西方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簡單地說就是對自身文化及其內在價值的充分認同和積極踐行,主要表現為對文化發展進程的理性認知,對文化發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對文化發展能力的科學把握,對文化發展前景的信心希望。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把文化自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
 
  守正開新,氣象萬千。十年來,中國人民更加熱愛自己的文化,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國風國潮紛紛興起,北京冬奧會上二十四節氣、黃河之水、折柳寄情等文化展示,把中華文化和冰雪運動完美融合在一起;銀幕、熒幕、舞臺上涌現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長津湖》《山海情》《只此青綠》等優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文化類綜藝節目頻頻出圈,《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以文化厚度彰顯精神高度,帶來現象級流量;紅色旅游成為眾多民眾的出行選擇,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遺址遺存遺跡讓人們在了解歷史中傳承紅色基因……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個方面表現出來。人們對中華文化發自內心地崇敬、從精神深處認同,傳承中華文化基因更加自覺,文化歸屬感、自豪感顯著增強,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基于豐厚的文化底蘊。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發展具有繼承性,同時創新創造賦予文化新的生命力,讓文化更具魅力,讓文化自信更加堅定。我們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結合時代特點和要求,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傳承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浸潤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新征程上,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不斷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我們就能毫無畏懼戰勝一切困難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作者:姜圣瑜
 
唱響民族復興的青春之歌

展現中國青年的昂揚風貌(專題深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百余年間,中國青年沖鋒陷陣、浴血斗爭,勇挑重擔、甘于奉獻,勇立潮頭、拼搏奮進,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深刻闡明了黨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中國青年剛健自信、胸懷天下、擔當有為,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昂揚風貌,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唱響民族復興的青春之歌。
 
  理想堅定,信念執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火熱的青春,需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新時代中國青年牢固樹立理想信念,努力成長為黨、國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近年來,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意愿持續高漲。截至2021年6月,35歲及以下黨員有2367.9萬名,占黨員總數的24.9%。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每年新發展的黨員中,35歲及以下黨員占比均超過80%。在歷史對比、國際比較、社會觀察、親身實踐中,新時代中國青年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不斷增強,“堅定不移跟黨走”成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矢志不渝的信念。
 
  自信自強,勇攀高峰。新時代中國青年富有創造力,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開拓進取、勇挑重擔,成為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擔重任、挑大梁。北斗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在工程技術創新一線,每年有幾百萬名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持續創造“工程師紅利”,有力提升了我國的發展動力和國際競爭力。在科技應用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等以創新創意為關鍵競爭力的行業中,青年占比均超過50%。廣大青年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用智慧才干開創自己的事業,在創新創業中展現才華、服務社會,展現了亮麗的青春風采,迸發出豪邁的青春激情。
 
  敢于斗爭,甘于奉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只有當青春同黨和人民事業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3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550余萬名青年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大貢獻。援鄂醫療隊2.86萬名護士中,80后、90后占90%。在脫貧攻堅一線,1800多名黨員、干部將生命定格在扶貧崗位上,其中很多是年輕面孔。數百萬青年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新助力。
 
  立足中國,胸懷世界。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新時代中國青年,在熱火朝天的社會實踐中努力書寫青春芳華。在邊防一線,成千上萬的95后、00后為保衛祖國奉獻青春,“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成為當代中國青年發自內心的最強音。北京冬奧賽場上,中國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創造了我國冬奧參賽史上的最好成績。出國留學是中國青年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顯示,40多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超過650萬人,回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20余萬人。廣大留學人員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推動我國同其他國家各領域交流合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各種國際舞臺上,中國青年講述中國故事,參與全球青年事務治理,更加自信地發出中國聲音、闡述中國觀點,成為促進中外友好的青年使者。
 
  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作者:張 健(作者為云南(nan)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原標題:人(ren)民(min)日報整版(ban)闡(chan)述中國人(ren)民(min)更加(jia)自信自強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yue)04日 09 版)
責編(bian):牛鏞、袁(yuan)勃

媒體垂詢

E-mail:ZNJ@aeato.cn